警惕智能AI美容新“陷阱”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量:0      打印文章      

随着“颜值经济”、“悦己消费”成为消费经济的主力,消费者对美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变化,国内美容行业也纷纷借助“互联网+AI”大潮革新,衍生出了智能AI美容新方式,线上下单、一键AI测肤、云智能美容方案推荐、线下刷脸进店等一系列新操作模式既方便又快捷,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隐患。

【隐患分析】

1.个人隐私泄露。消费者要想通过智能AI平台消费,首先需要在平台进行注册,验证身份信息、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再使用手机相机扫描脸部生物特征,获取个人面部数据,经后台数据分析,给消费者制定并推送美容方案。这些个人身份信息、声音或者形象特征,极易被不法分子窃取、贩卖、利用,甚至使用AI换脸、拟声等技术,合成虚假的视频或者图像,从而进行其他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项目鱼龙混杂。一些商家夸大智能AI美容的效果,进行误导性宣传,同时有些智能美容平台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与无资质的美容院进行合作,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引导到无资质的平台消费,购买“三无”项目,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3.消费环节脱节。各路资本纷纷瞄准了这个新的风口,借势推出各种智能AI美容软件平台。与传统美容消费行业不同,使用智能AI美容软件平台,平台一方是互联网企业,另一方是线下美容机构属于实体门店,消费入口与消费服务环节相互独立,消费者维权时相互推诿,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警方提示】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公众应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谨慎提供面部图像、皮肤状况等敏感信息,在使用智能AI美容服务时,应该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商家。

警惕技术误用欺诈。对于通过AI技术合成的音视频或者图像,应当保持警惕,不轻信其真实性。在涉及转账汇款等敏感操作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关注安全理性消费。在选择智能AI美容技术时,应该关注其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对于涉及皮肤或者身体的直接操作的技术,应咨询专业人士。同时保持理性消费观念,不满目追求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在购买相关产品时,要充分了解其性能、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