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电诈”骗子花样百出,他们以涉疫为名编出各种理由实施诈骗令人防不胜防,然而只要明了他们的套路,我们就可以“稳如磐石”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被骗案例:
某地一女士接到自称是某市“疫情防控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该女士去过某市某医院,现需要隔离。该女士否认去过该医院。对方说,我现在把电话转接给公安局,让警察与你核实。随后电话“嘟”地一声,对方换了一个人的声音,其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民警,让该女士通过QQ视频验证身份。该女士添加了对方的QQ,视频通话中,看到对方穿着“警服”,对方说,她可能身份信息泄露,被别有用心的人冒用就医,现在需要该女士配合验证“清白”。至此,该女士害怕了,以为真有其事,无奈答应配合对方。对方给该女士发了一个网站地址,让她点击进入并按要求填写资料,该女士照做,在网站上填写了银行卡号和密码,又按照对方的指引进行了其他操作,最后银行卡内的存款被转走。
以上案例,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新骗局。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通过谎称受害人去过疫情风险地区需要隔离、配合调查等,再将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检法”部门,实施诈骗。
除了上述的诈骗手段外,以下涉疫诈骗也必须高度警惕:
1、“涉疫排查”类诈骗。骗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要进行线上排查疫情,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码、绑定了支付宝或微信的银行卡号,以及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再通过一定手段,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资金。
2、“流调异常”类诈骗。骗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的行程和近期接触的人群有异常,必须接受调查,否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随后,骗子会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公安局”,一番诱导之后,要求受害人按照提示进入网站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乃至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说是要清查资金才能洗清嫌疑,如果受害人配合,就被骗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绝对不会收集市民的银行卡号、网银账户,支付密码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如果有人向你索要这些信息,他们一定是骗子。
3、“虚假密接”类诈骗。骗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是“密切接触者”,向受害人发送所谓的“自查程序”链接,要求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达到盗取受害人财产的目的。公安机关绝对不会在线上办案,更不会在网上要求涉案人员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对方一定是骗子。
4、“核酸结果查询群”类诈骗。骗子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到公民的个人信息,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再将受害人拉入所谓的“核酸结果查询群”。在群里,骗子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如果受害人心志不坚,要去试试看,就上当了。
总之,骗子的花样很多,手法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卡号、网银账户、密码和验证码。如果在网上碰到这些情况,你肯定碰到骗子了,请抓紧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