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防诈反诈宣传的加强,面对骗子的“危言耸听”,群众不再盲目惊慌轻信。
即便如此,骗子们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不断“推陈出新”,总想,他们在旧套路的基础上,伪造了一批假冒应用程序(APP),这些假冒的APP比电话、短信,更具有迷惑性,已经有人因此受骗。
典型案例回顾
“我们是北京刑侦队的民警,查到你涉嫌参与多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去年年末,林女士突然接到这样的一个电话。
惊慌之下,她按对方要求添加了对方的QQ号,并填写了自己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卡号和密码。据林女士回忆,电话那头“查证”一番之后,称林女士名下的招行借记卡在几分钟前有19866.06元进账,怀疑是一笔赃款。
林女士一开始并不相信对方,但查看银行账户后发现的确多出了1.9万余元,便以为自己真的被卷入了某起诈骗案件,只好答应对方“清查”的要求。
为了自证清白,林女士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名为“安全防护”的APP,并根据提示填写了相关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假冒APP页面
填写完信息后,林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余额被人分三次转走了6.5万余元,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假冒APP诈骗套路分析
1首先,骗子们会将服务器设在国外,利用伪基站仿冒成官方号码,向用户发送包含注册链接的欺诈短信;或者通过假冒公检法、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客服等方式,来引诱受害人下载假冒APP。
2当受害者下载假冒APP后,诈骗分子就会通过核实个人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等来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等;或者利用收取所谓的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等方式,诱导受害者向某些账号转账。
3当诈骗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相关信息之后,便直接将受害者银行卡里的余额取走;或者在收取所谓的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之后,直接将受害者拉黑。
假冒APP诈骗防范提示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任何方式索要你的银行账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所谓关联认证金、履约保险费、保证金、银行卡解冻费等都是诈骗分子的托词。
2正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APP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个人微信、个人QQ)与用户联系,不要向陌生个人账户转账。
3下载APP时一定选择正规官方软件,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以及二维码下载安装。
让我们共同努力
不给骗子可乘之机